《政府采购法》颁布十周年:电梯采购十年 扩范围上规模
俗话说,十年磨一剑。对于政府采购而言,亦是如此。自2002年6月29日《政府采购法》颁布以来,我国政府采购在采购规模、制度创新、采购方式探索等方面均取得了重大突破。
电梯作为政府采购重要品目之一,过去十年中采购规模增长态势如何?采购项目范围有何变化?涌现出了哪些具有代表性的采购大单?带着这些疑问,在《政府采购法》颁布十周年之际,本报对十年来我国电梯采购情况进行详细的梳理。便于读者对电梯采购有更深入的了解和认识。
保障房电梯采购为政采市场注入了新的活力
采购范围不断拓宽
2003年3月13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中央预算单位2003年政府采购集中采购目录及标准》,电梯被列入其中,这意味着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在购买电梯时必须委托集中采购机构代理采购。
在电梯刚被列入集采目录时,电梯采购项目主要集中在各级政府机关、医院、学校等事业单位,单个项目采购数量不大,三、两台电梯项目占绝大多数。从2003年到2006年,可以说是电梯采购的平稳发展期,采购项目范围没有太大变化,采购规模增长幅度较小。
到了2007年,我国经济发展进入快车道,各地教育、医疗、体育等各项设施开始大规模兴建,博物馆、体育馆、文化宫、医院等建设大大拓宽了电梯采购项目范围。
虽然2008年全球经济危机给国内经济发展带来了不利影响,但在2008年年底我国政府果断推出了4万亿投资计划以及一系列扩大内需的刺激措施,给国内经济发展注入了一针强心剂。
各地机场、地铁、火车站等基础设施建设如雨后春笋般涌现,电梯采购再次进入一个高峰期。
此后,我国政府提出2011年至2015年全国要完成3600万套保障房建设,大量保障房电梯采购项目走进了政府采购视野。
电梯采购项目范围不断拓宽,为采购规模提升打下了坚实基础。同时也说明了政府采购所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地位越来越高。
电梯定点及协议供货受好评
电梯采购项目的日益增多,无疑增加了政府采购人员的工作压力,如何提高采购效率成为摆在政府采购操作机构面前的又一道难题。
对此,中央国家机关政府采购中心、上海市政府采购中心、广州市政府采购中心等先后对电梯实施了定点及协议供货采购。2007年,国采中心在全国率先推出电梯定点采购,对120万元以下的项目实行定点。
“定点采购的优势是方便采购单位购买产品,提高采购效率,简化采购程序,节约采购资金。”国采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说。经过5年时间的实践,国采中心电梯定点采购受到了采购单位和供应商的广泛好评,既扩大了采购规模,也提高了政府采购的声誉。
2009年年底,广州市政府采购中心开始对电梯进行协议供货招标,通过公开招标的方式确定广州市各级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和团体组织电梯采购的协议供货商。据介绍,广州市电梯协议供货项目招标限额标准是80万元,即80万元以下的项目全部通过协议供货采购,协议供货周期为1年。
2010年下半年,上海市政府采购中心也尝试了对100万元以下商务客梯、医梯、货梯及杂物梯进行协议供货采购,协议供货周期为半年。
今年年初,浙江省温岭市以及临海市也开始对电梯实施了定点,开创了县级市电梯定点采购先河。
在电梯采购中,绝大部分项目采购金额都在100万元以下,如果都采取公开招标形式,将大大增加采购工作量,同时企业投标成本也会提高。对电梯实行定点和协议供货就可以很好地解决上述难题。
“虽然对小额电梯项目定点和协议供货还没有完全普及,但这已成为未来发展的趋势。”业内专家分析说。
市场规模突破35亿元大关
近几年我国电梯采购规模,呈现出快速增长的态势,尤其是近两年电梯采购规模增长迅猛。
根据《政府采购信息报》统计的数据显示,2010年全国公开发布的电梯招标项目,采购金额突破了20亿元,2011年这一数据更是高达35亿元,增长幅度为75%。
虽然2003年到2009年没有具体的采购规模统计数据,但业内人士也作出了判断,2003年到2006年期间,每年电梯采购金额应该都在10亿元以下,2007年到2009年期间,每年电梯采购金额也不会超过20亿元。
从采购项目数量来看,2011年全国公布的电梯采购项目数量达1600个,远远超过2010年的1100个,而在2010年之前,全国每年电梯采购项目只有几百个。项目数量的增加直接导致了电梯采购规模的提升。
而最近几年电梯采购金额之所以能够得到快速增长,主要得益于保障房项目的增多。从每月统计的电梯采购项目来看,保障房项目占到了相当部分的比例,其中不乏千万元甚至上亿元的大单。此外,学校、医院、政府办公楼、大型公共设施、交通等领域电梯项目也是有增无减。
从电梯采购地域分布来看,经济较发达地区成为电梯采购主力。比如,在2010年,浙江、福建、江苏、广东、广西以及北京等六地区电梯采购金额占到全国电梯采购金额的七成。业内专家分析,经济较发达地区,文化、教育、医疗等相关配套设施较齐全,这些都会带动电梯采购。
另外,经济发达城市交通建设也走在前列,比如机场、地铁、过街天桥等建设带来的电梯需求量同样可观。
大项目迈进亿元时代
在电梯采购中,除了采购规模、采购方式、评标方法等比较受关注以外,大项目一直以来都是企业关注的焦点,只要有大项目招标,总能吸引多家一流的企业参与竞争。
根据《政府采购信息报》统计的电梯采购数据分析,近几年电梯大项目数量增长较快,其中明显的一个特点是上亿元的电梯大单多次出现。电梯大单从原来的千万元时代迈进了亿元时代。
比如,2010年杭州市萧山区招投标交易中心组织的杭州市萧山钱江世纪城管理委员会电梯采购项目,中标金额近1.5亿元,创造了单批电梯采购金额新高。
2011年年初,合肥市政府采购中心对“合肥市十五里河片区拆迁复建点电梯采购及安装”项目进行了公开招标。采购内容为561部电梯,包括客梯、扶梯、货梯,分布于住宅、商场及居民活动中心。经过评标专家的认真评审,上海永大电梯设备有限公司、通力电梯有限公司以及蒂森电梯有限公司分别成为三包中标供应商。中标金额分别为4860万元、3792.553万元、4167万元。中标总金额近1.3亿元,这也是合肥市政府采购中心成立以来完成的最大电梯采购项目。
2011年9月份,山东省济宁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对济自主品牌市场份额快速提升宁市北湖新区394部回迁房电梯项目进行了招标,上海永大电梯成功拿下该项目,中标金额超过了1亿元。
从中标的亿元电梯大单来看,均属于大型保障房项目,随着我国保障房建设工程的推进,电梯大项目还会不断涌现。
自主品牌市场份额快速提升
10年前,对于我国大部分自主品牌电梯企业而言,只能算得上起步阶段,与外资品牌相比,所占市场份额比例也是少得可怜。经过10年的发展,自主品牌逐渐找准了自己的市场定位,市场份额得到了提升,从原来不足10%的市场份额,发展到如今约30%的份额,算是有了比较大的进步。
在政府采购市场,外资电梯品牌曾经雄霸天下,可以说是处于垄断地位。随着政府采购各项制度的不断完善,以及自主品牌实力的快速提升,自主品牌在政府采购市场取得的成绩也是可圈可点,约占到整个政府采购市场三成以上的份额,这一比例还有望继续扩大。
比如,近年来康力、江南嘉捷、博林特、广日等自主品牌电梯企业在政府采购市场均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康力电梯就获得了苏州地铁轨道交通一、二号线,南昌昌北机场、哈尔滨轨道交通等重要政府工程项目,打破了外资品牌在公共交通领域的垄断地位。江南嘉捷在2008年北京奥运、2010年上海世博会等相关项目中均有中标。沈阳地铁一号线、二号线以及沈阳市委党校等政府项目均采用了博林特电梯。广日电梯则中得了广州市人民政府、广州地铁一号线、广州新体育馆、广州东站等诸多政府采购电梯项目。
除了重要政府工程项目外,这些优秀自主品牌凭借高性价优势,在日常的政府采购招标中依然能够保持较高的中标几率。
保障房电梯采购异军突起
相信在10年前没人会预料到保障房电梯市场会像今天这样如此火爆,更没有人会想到保障房电梯采购会成为政采市场一支生力军,然而这些正在一一上演。
自我国政府提出“十二五”期间建设3600万套保障房目标后,“保障房”这三个字在电梯行业中叫得格外响亮。在商业地产发展受阻的情况下,可以说是保障房搅热了电梯行业,带动了采购规模的攀升。
根据《政府采购信息报》近两年统计的电梯采购数据显示,保障房电梯采购量约占到半壁江山,逐渐成为政府采购的主力。安徽合肥、山西大同等地将保障房电梯采购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
2011年合肥市政府采购中心电梯采购金额高达3.7亿元,创历年新高,其中保障房电梯采购成绝对主力,城中村改造、拆迁安置房、廉租房及公租房电梯采购项目较多。 2010年,大同市市政府以正式文件规定政府投资的重点工程项目相关配套设施须由政府采购来完成,其中保障房电梯采购成为大同市政府采购中心工作的一大亮点。2010年,大同市保障房电梯采购金额将近1亿元。
此外,江苏扬州、浙江义乌、辽宁鞍山、山东济宁等地近几年都采购了大批保障房电梯。 随着保障房项目日益增多,各大电梯企业表示将投入更多的精力在政府采购市场,希望能够借保障房建设政策东风,助推企业业绩攀升。
招标文件逐步走向规范
“招标文件带有品牌倾向性、门槛设置过高、付款方式过于苛刻”,在以往电梯招标中,经常可以听到有企业发出类似的抱怨声。
据了解,《政府采购法》颁布不久, 指定品牌现象在电梯招标中时有发生,比如,要求投标供应商为外资品牌或合资品牌,这样就把那些自主品牌挡在了投标门外。“一些采购人崇洋媚外,总认为洋货要比国货好,如果连投标的机会都没有,谈何中标?”某自主品牌电梯企业市场部负责人无奈地说。
招标文件不规范不仅体现在指定品牌,还体现在一些门槛设置不够合理,比如,要求投标供应商三大部件为原装进口、年销售业绩达到30亿元、注册资金须达到2亿元以上等。电梯采购付款方式过于苛刻也一度被电梯供应商所诟病,预付款过低给供应商资金周转带来了压力。
面对上述一些不规范现象,政府采购监管部门、操作机构采取了相关措施,来进一步规范和完善电梯采购工作。经过多方努力,目前,指定品牌现象在电梯采购中基本消失。在投标门槛设置方面,更趋于理性化,去掉了过高的条款要求,为更多电梯企业提供了竞争的机会。
针对投标企业反映的付款方式过于苛严这一现状,一些政府采购中心积极作出了调整。比如,合肥市政府采购中心近期对电梯招标文件进行了修订,把预付款从原来的10%左右,提高到了40%左右,提货前可付到合同金额的80%。另外,质保金不需要现金抵押,供应商提供相应金额的银行保函即可,大大缓解了供应商资金压力。
安全与服务日益受重视
在电梯采购中,用户更看重什么?这个问题在10年前,相信大部分人会选择品牌。同样的问题放在今天,答案会有所不同,安全与服务正在成为采购人购买电梯时首要考虑因素。
2011年电梯事故频发,敲响了电梯安全警钟,安全成为电梯行业热议话题。在政府采购电梯招标文件中,涉及电梯安全的评分要素明显增多。有的招标文件直接提出,近两年内发生重大安全事故的供应商不得参与投标。有些招标文件则通过提高技术与服务分值来确保电梯的安全性。
例如,中央国家机关政府采购中心在对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心血管病医院电梯招标中,把技术分设为40分,服务分设为20分。技术分具体评判内容包括控制系统、安全系统、曳引系统、门机系统等关键部件的先进性。服务项评分内容为质量保证期、售后服务计划和承诺、备品备件供应、优惠条件等。
2012年1月12日,由《政府采购信息报》主办的第七届全国政府采购集采年会电梯采购论坛在北京召开,“把握关键环节 确保电梯安全”成为本次论坛的主题。与会代表从标前考察、标书制作、安装服务等方面讨论了如何为电梯安全把关。
与会代表们一致认为,要确保电梯安全,首先产品质量要过硬,需要从企业生产资质、企业规模、研发水平、技术力量、售后服务等方面综合考量。
一些政府用户为了能够享受到优质的服务,开始尝试对电梯服务进行单独设包采购。业内专家表示,随着采购人对服务的重视度加大,对服务进行单独招标已成趋势。
电梯作为政府采购重要品目之一,过去十年中采购规模增长态势如何?采购项目范围有何变化?涌现出了哪些具有代表性的采购大单?带着这些疑问,在《政府采购法》颁布十周年之际,本报对十年来我国电梯采购情况进行详细的梳理。便于读者对电梯采购有更深入的了解和认识。
保障房电梯采购为政采市场注入了新的活力
采购范围不断拓宽
2003年3月13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中央预算单位2003年政府采购集中采购目录及标准》,电梯被列入其中,这意味着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在购买电梯时必须委托集中采购机构代理采购。
在电梯刚被列入集采目录时,电梯采购项目主要集中在各级政府机关、医院、学校等事业单位,单个项目采购数量不大,三、两台电梯项目占绝大多数。从2003年到2006年,可以说是电梯采购的平稳发展期,采购项目范围没有太大变化,采购规模增长幅度较小。
到了2007年,我国经济发展进入快车道,各地教育、医疗、体育等各项设施开始大规模兴建,博物馆、体育馆、文化宫、医院等建设大大拓宽了电梯采购项目范围。
虽然2008年全球经济危机给国内经济发展带来了不利影响,但在2008年年底我国政府果断推出了4万亿投资计划以及一系列扩大内需的刺激措施,给国内经济发展注入了一针强心剂。
各地机场、地铁、火车站等基础设施建设如雨后春笋般涌现,电梯采购再次进入一个高峰期。
此后,我国政府提出2011年至2015年全国要完成3600万套保障房建设,大量保障房电梯采购项目走进了政府采购视野。
电梯采购项目范围不断拓宽,为采购规模提升打下了坚实基础。同时也说明了政府采购所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地位越来越高。
电梯定点及协议供货受好评
电梯采购项目的日益增多,无疑增加了政府采购人员的工作压力,如何提高采购效率成为摆在政府采购操作机构面前的又一道难题。
对此,中央国家机关政府采购中心、上海市政府采购中心、广州市政府采购中心等先后对电梯实施了定点及协议供货采购。2007年,国采中心在全国率先推出电梯定点采购,对120万元以下的项目实行定点。
“定点采购的优势是方便采购单位购买产品,提高采购效率,简化采购程序,节约采购资金。”国采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说。经过5年时间的实践,国采中心电梯定点采购受到了采购单位和供应商的广泛好评,既扩大了采购规模,也提高了政府采购的声誉。
2009年年底,广州市政府采购中心开始对电梯进行协议供货招标,通过公开招标的方式确定广州市各级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和团体组织电梯采购的协议供货商。据介绍,广州市电梯协议供货项目招标限额标准是80万元,即80万元以下的项目全部通过协议供货采购,协议供货周期为1年。
2010年下半年,上海市政府采购中心也尝试了对100万元以下商务客梯、医梯、货梯及杂物梯进行协议供货采购,协议供货周期为半年。
今年年初,浙江省温岭市以及临海市也开始对电梯实施了定点,开创了县级市电梯定点采购先河。
在电梯采购中,绝大部分项目采购金额都在100万元以下,如果都采取公开招标形式,将大大增加采购工作量,同时企业投标成本也会提高。对电梯实行定点和协议供货就可以很好地解决上述难题。
“虽然对小额电梯项目定点和协议供货还没有完全普及,但这已成为未来发展的趋势。”业内专家分析说。
市场规模突破35亿元大关
近几年我国电梯采购规模,呈现出快速增长的态势,尤其是近两年电梯采购规模增长迅猛。
根据《政府采购信息报》统计的数据显示,2010年全国公开发布的电梯招标项目,采购金额突破了20亿元,2011年这一数据更是高达35亿元,增长幅度为75%。
虽然2003年到2009年没有具体的采购规模统计数据,但业内人士也作出了判断,2003年到2006年期间,每年电梯采购金额应该都在10亿元以下,2007年到2009年期间,每年电梯采购金额也不会超过20亿元。
从采购项目数量来看,2011年全国公布的电梯采购项目数量达1600个,远远超过2010年的1100个,而在2010年之前,全国每年电梯采购项目只有几百个。项目数量的增加直接导致了电梯采购规模的提升。
而最近几年电梯采购金额之所以能够得到快速增长,主要得益于保障房项目的增多。从每月统计的电梯采购项目来看,保障房项目占到了相当部分的比例,其中不乏千万元甚至上亿元的大单。此外,学校、医院、政府办公楼、大型公共设施、交通等领域电梯项目也是有增无减。
从电梯采购地域分布来看,经济较发达地区成为电梯采购主力。比如,在2010年,浙江、福建、江苏、广东、广西以及北京等六地区电梯采购金额占到全国电梯采购金额的七成。业内专家分析,经济较发达地区,文化、教育、医疗等相关配套设施较齐全,这些都会带动电梯采购。
另外,经济发达城市交通建设也走在前列,比如机场、地铁、过街天桥等建设带来的电梯需求量同样可观。
大项目迈进亿元时代
在电梯采购中,除了采购规模、采购方式、评标方法等比较受关注以外,大项目一直以来都是企业关注的焦点,只要有大项目招标,总能吸引多家一流的企业参与竞争。
根据《政府采购信息报》统计的电梯采购数据分析,近几年电梯大项目数量增长较快,其中明显的一个特点是上亿元的电梯大单多次出现。电梯大单从原来的千万元时代迈进了亿元时代。
比如,2010年杭州市萧山区招投标交易中心组织的杭州市萧山钱江世纪城管理委员会电梯采购项目,中标金额近1.5亿元,创造了单批电梯采购金额新高。
2011年年初,合肥市政府采购中心对“合肥市十五里河片区拆迁复建点电梯采购及安装”项目进行了公开招标。采购内容为561部电梯,包括客梯、扶梯、货梯,分布于住宅、商场及居民活动中心。经过评标专家的认真评审,上海永大电梯设备有限公司、通力电梯有限公司以及蒂森电梯有限公司分别成为三包中标供应商。中标金额分别为4860万元、3792.553万元、4167万元。中标总金额近1.3亿元,这也是合肥市政府采购中心成立以来完成的最大电梯采购项目。
2011年9月份,山东省济宁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对济自主品牌市场份额快速提升宁市北湖新区394部回迁房电梯项目进行了招标,上海永大电梯成功拿下该项目,中标金额超过了1亿元。
从中标的亿元电梯大单来看,均属于大型保障房项目,随着我国保障房建设工程的推进,电梯大项目还会不断涌现。
自主品牌市场份额快速提升
10年前,对于我国大部分自主品牌电梯企业而言,只能算得上起步阶段,与外资品牌相比,所占市场份额比例也是少得可怜。经过10年的发展,自主品牌逐渐找准了自己的市场定位,市场份额得到了提升,从原来不足10%的市场份额,发展到如今约30%的份额,算是有了比较大的进步。
在政府采购市场,外资电梯品牌曾经雄霸天下,可以说是处于垄断地位。随着政府采购各项制度的不断完善,以及自主品牌实力的快速提升,自主品牌在政府采购市场取得的成绩也是可圈可点,约占到整个政府采购市场三成以上的份额,这一比例还有望继续扩大。
比如,近年来康力、江南嘉捷、博林特、广日等自主品牌电梯企业在政府采购市场均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康力电梯就获得了苏州地铁轨道交通一、二号线,南昌昌北机场、哈尔滨轨道交通等重要政府工程项目,打破了外资品牌在公共交通领域的垄断地位。江南嘉捷在2008年北京奥运、2010年上海世博会等相关项目中均有中标。沈阳地铁一号线、二号线以及沈阳市委党校等政府项目均采用了博林特电梯。广日电梯则中得了广州市人民政府、广州地铁一号线、广州新体育馆、广州东站等诸多政府采购电梯项目。
除了重要政府工程项目外,这些优秀自主品牌凭借高性价优势,在日常的政府采购招标中依然能够保持较高的中标几率。
保障房电梯采购异军突起
相信在10年前没人会预料到保障房电梯市场会像今天这样如此火爆,更没有人会想到保障房电梯采购会成为政采市场一支生力军,然而这些正在一一上演。
自我国政府提出“十二五”期间建设3600万套保障房目标后,“保障房”这三个字在电梯行业中叫得格外响亮。在商业地产发展受阻的情况下,可以说是保障房搅热了电梯行业,带动了采购规模的攀升。
根据《政府采购信息报》近两年统计的电梯采购数据显示,保障房电梯采购量约占到半壁江山,逐渐成为政府采购的主力。安徽合肥、山西大同等地将保障房电梯采购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
2011年合肥市政府采购中心电梯采购金额高达3.7亿元,创历年新高,其中保障房电梯采购成绝对主力,城中村改造、拆迁安置房、廉租房及公租房电梯采购项目较多。 2010年,大同市市政府以正式文件规定政府投资的重点工程项目相关配套设施须由政府采购来完成,其中保障房电梯采购成为大同市政府采购中心工作的一大亮点。2010年,大同市保障房电梯采购金额将近1亿元。
此外,江苏扬州、浙江义乌、辽宁鞍山、山东济宁等地近几年都采购了大批保障房电梯。 随着保障房项目日益增多,各大电梯企业表示将投入更多的精力在政府采购市场,希望能够借保障房建设政策东风,助推企业业绩攀升。
招标文件逐步走向规范
“招标文件带有品牌倾向性、门槛设置过高、付款方式过于苛刻”,在以往电梯招标中,经常可以听到有企业发出类似的抱怨声。
据了解,《政府采购法》颁布不久, 指定品牌现象在电梯招标中时有发生,比如,要求投标供应商为外资品牌或合资品牌,这样就把那些自主品牌挡在了投标门外。“一些采购人崇洋媚外,总认为洋货要比国货好,如果连投标的机会都没有,谈何中标?”某自主品牌电梯企业市场部负责人无奈地说。
招标文件不规范不仅体现在指定品牌,还体现在一些门槛设置不够合理,比如,要求投标供应商三大部件为原装进口、年销售业绩达到30亿元、注册资金须达到2亿元以上等。电梯采购付款方式过于苛刻也一度被电梯供应商所诟病,预付款过低给供应商资金周转带来了压力。
面对上述一些不规范现象,政府采购监管部门、操作机构采取了相关措施,来进一步规范和完善电梯采购工作。经过多方努力,目前,指定品牌现象在电梯采购中基本消失。在投标门槛设置方面,更趋于理性化,去掉了过高的条款要求,为更多电梯企业提供了竞争的机会。
针对投标企业反映的付款方式过于苛严这一现状,一些政府采购中心积极作出了调整。比如,合肥市政府采购中心近期对电梯招标文件进行了修订,把预付款从原来的10%左右,提高到了40%左右,提货前可付到合同金额的80%。另外,质保金不需要现金抵押,供应商提供相应金额的银行保函即可,大大缓解了供应商资金压力。
安全与服务日益受重视
在电梯采购中,用户更看重什么?这个问题在10年前,相信大部分人会选择品牌。同样的问题放在今天,答案会有所不同,安全与服务正在成为采购人购买电梯时首要考虑因素。
2011年电梯事故频发,敲响了电梯安全警钟,安全成为电梯行业热议话题。在政府采购电梯招标文件中,涉及电梯安全的评分要素明显增多。有的招标文件直接提出,近两年内发生重大安全事故的供应商不得参与投标。有些招标文件则通过提高技术与服务分值来确保电梯的安全性。
例如,中央国家机关政府采购中心在对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心血管病医院电梯招标中,把技术分设为40分,服务分设为20分。技术分具体评判内容包括控制系统、安全系统、曳引系统、门机系统等关键部件的先进性。服务项评分内容为质量保证期、售后服务计划和承诺、备品备件供应、优惠条件等。
2012年1月12日,由《政府采购信息报》主办的第七届全国政府采购集采年会电梯采购论坛在北京召开,“把握关键环节 确保电梯安全”成为本次论坛的主题。与会代表从标前考察、标书制作、安装服务等方面讨论了如何为电梯安全把关。
与会代表们一致认为,要确保电梯安全,首先产品质量要过硬,需要从企业生产资质、企业规模、研发水平、技术力量、售后服务等方面综合考量。
一些政府用户为了能够享受到优质的服务,开始尝试对电梯服务进行单独设包采购。业内专家表示,随着采购人对服务的重视度加大,对服务进行单独招标已成趋势。
本网拥有此文版权,若需转载或复制,请注明来源于政府采购信息网,标注作者,并保持文章的完整性。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 淇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电梯采购项目结果公示
- 广东省特种设备检测研究院中山检测院广东省质量监督电梯(安全评估)检验站(中山)的中标公告
- 江门市五邑中医院电梯采购项目中标结果公告
- 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浙江省边防总队采购中心风情雅苑电梯更新改造及相关服务项目中标公告
- 新乡市新城智能制造产业园办公楼电梯设备安装工程项目(三次)结果公示
- 南平市青少年宫采购电梯货物类采购项目结果公告
- 荆门市荆门高新技术产业投资有限公司荆门市创新创业园服务平台7、8、9号厂房电梯安装工程中标公告
- 大连体育中心开发建设投资有限公司皇冠假日酒店、大连岭南体育中心管理有限公司、大连安舒茨文娱体育发展有限公司大连体育中心电梯维护保养采购项目中标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