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采购电梯网_电梯采购网-政府采购信息网

第三届"电梯安全宣传周"活动在南京启动

作者:宋绍彩 发布于:2014-09-23 16:00:00 来源:政府采购信息报

    力推应急服务平台建设保电梯安全

    9月15日,由国家质检总局主办,中国特种设备安全与节能促进会、南京市质量技术监督局、中国电梯协会等单位承办的2014年"电梯安全宣传周"活动在江苏省南京市启动。作为全国质量月的一项重要活动,电梯安全宣传周每年9月安排一届,今年已是第三届。

第三届

    "电梯安全宣传周活动旨在普及电梯安全知识,提升电梯监管效能。活动由质检总局牵头,各地质监部门以及电梯企业配合组织相关宣传活动。"国家质检总局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局电梯处处长张宏伟告诉《政府采购信息报》记者。

    电梯安全形势依旧严峻

    相关统计数据显示,自2005年以来,全国平均每年发生电梯事故约40起,死亡人数约30人。2011年,全国发生电梯事故56起,死亡41人;2012年,全国电梯伤亡事故36起,死亡28人;2013年,全年伤亡事故48起,死亡36人。

    张宏伟分析说,从已发生的电梯事故来看,电梯故障造成的困人现象较多,造成人员伤亡的事故不多。整个行业的维保水平和快速救援能力有待提升。

    自2013年6月《特种设备安全法》颁布以来,我国电梯安全形势进一步好转,但仍不容乐观。电梯、电扶梯发生公共安全事故给社会带来的负面影响十分重大。几天前,在华侨大学厦门校区内,一栋教学楼的电梯突发故障,一名男生被夹在轿厢中不幸身亡。这一事件的发生,再次引起社会对电梯安全的关注。

    据了解,本届电梯安全宣传周活动围绕组织开展电梯应急处置现场观摩交流活动、举办电梯安全技术学术报告、公布电梯专项检查结果以及组织电梯公益安全宣传短信推广等四大主题活动展开。

    加快应急处置平台建设

    近年来,我国电梯数量快速增长,截至2013年底,全国在用电梯超过300万台。电梯与人民群众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直接关系群众生命安全与生活质量。

    8月11日,国家质检总局发布关于推进电梯应急处置服务平台建设的指导意见。推进电梯应急处置服务平台建设是提高电梯应急处置能力、满足群众对电梯安全更高需求、体现质监为民服务的重要举措。

    据介绍,目前,南京、杭州、广州等地已建设了"96333"电梯应急处置服务平台,可动态反映了电梯安全状况信息和电梯维保单位的实际工作状况。

    张宏伟介绍说:"市民反映问题较多的是维保不到位、救援不及时。为了提高监管和救援效率,国家质检总局将在全国范围内加快推动这一平台建设。"

    万一乘客被困电梯,可拨打96333热线,如果维保单位离事故电梯较远,无法在短时间内到达,当地质监部门可以协调就近维保单位救援,节省救援时间,提高救援效率。

    另外,该系统可以收集电梯数据,记录每台电梯关人次数、被投诉次数和关人时间等信息,这些数据会在当地媒体公布,供建委、开发商和物业公司等参考,让百姓有知情权,让市场更加公开透明。

    "有了这么一个平台,可以分析每个品牌电梯的故障率、维保质量等,并及时向社会公布,从而倒逼企业提高产品和服务质量。"张宏伟表示。

    平台兼具服务功能

    "96333"电梯应急处置服务平台可接受群众有关电梯安全的咨询、投诉和举报,解答和协调解决群众使用电梯中的安全问题,对电梯维保、公安消防等救援力量进行电梯应急救援培训和技术指导等,成为质监系统服务群众、服务社会的窗口。

    另外,平台可定期向社会公布电梯安全状况的信息,向当地政府和相关部门提出电梯安全管理工作的建议,促进电梯使用、维保单位落实安全主体责任。

    延伸阅读

    电梯应急平台须多方共建

    电梯应急处置服务平台建设不仅要依靠质监部门,更需要当地政府协调财政、编制、电信等部门共同建设。

    一是争取政府支持。按照《特种设备安全法》和《突发事件应对法》等法律,加强应急管理是各级政府的职责。电梯应急处置服务平台应成为公共安全应急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要积极向当地政府汇报电梯安全工作的情况和建设电梯应急处置服务平台的重要意义,促成当地政府在机构编制、经费保障等方面给予支持,争取按照设立公益一类性质事业单位的模式开展电梯应急处置和服务工作。

    二是多种方式推动建设。对已经建立特种设备应急处置、指挥机构的,可以将电梯应急处置服务平台纳入其管理;也可以经编制部门批准,在现有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机构基础上,加挂电梯应急处置机构的牌子,并在检验机构改革中,保留电梯应急处置机构的公益一类事业单位的建制;有条件的地区,也可以发挥社会组织作用,鼓励行业协会等建立维保单位在电梯应急救援方面的互助机制,行业协会牵头建设电梯应急处置服务平台。

 

本网拥有此文版权,若需转载或复制,请注明来源于政府采购信息网,标注作者,并保持文章的完整性。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