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对于老旧电梯更新改造,尤其是将老旧电梯更新纳入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支持范围之后,有什么新的要求?
增加国补更新电梯专项技术要求
2024年开始,我国将老旧电梯更新纳入国补范围,各地都在如火如荼开展老旧电梯更新改造工作。为做好老旧电梯更新工作,市场监管总局于2025年6月印发《关于进一步做好住宅老旧电梯更新有关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明确提出《纳入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支持的更新电梯专项要求》和《纳入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支持的更新电梯检验附加要求》。
在各地实施的过程中,接到一些反馈,有些地方出现了降低电梯配置,降低了零部件的寿命的情况。市场监管总局相关人员介绍,总局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也从合理利旧的角度提出了一个新的技术要求。如属于国补范围的电梯更新,钢丝绳的质保期应为10年。在10年之内,如果正常使用出现质量问题需要更换,应由电梯制造企业来负责。
政府采购信息报记者了解到,《通知》要求对纳入国补的更新电梯,须满足相关专项技术要求,确保更新后的电梯安全耐用。明确要求电梯制造单位应为住宅老旧电梯更新提供质量过硬、价格合理、售后优质的电梯产品。具体来说,一是要严格选型配置。制造单位为更新电梯选配的驱动主机、控制系统、门系统、悬挂装置、反绳轮等部件,其安全性能指标不得低于现行安全技术规范和相关专项要求,超载运行试验时能够全过程无故障运行,确保具有足够的安全裕量和耐用性。例如,更新的金属层门、轿门和轿壁的面板材料至少由一层公称厚度不小于1. 5mm的单一金属板材构成;保留的金属层门,其金属材质面板公称厚度不小于 1. 2mm;保留层门的下部保持装置啮合深度不小于15mm。对于导轨,配置安全钳的更新导轨及其连接板应当符合GB/T 22562的要求,其中对于额定载重量大于630kg的电梯,其轿厢侧导轨宽度b1不小于89mm。二是要合理节约利旧。电梯制造单位签订合同前,要对住宅老旧电梯进行现场勘测,制定更新方案。原有电梯的导轨(含支架)、铸铁对重块(含对重框架)、轿架、层门(含门套、地坎)等质量安全性能较高、使用寿命较长、有继续利用价值的零部件,更新中应当能留尽留、能用尽用,既节约成本又缩短工期。三是要强化质量保障。对于更新电梯,鼓励电梯制造单位提供整机质保和长期全包维保不低于5年的售后服务。
专项技术要求对电梯更新有何影响?
《通知》对更新电梯提出的专项技术要求,对后续老旧电梯更新改造有何影响?
奥的斯电梯相关负责人认为,《通知》明确了国补资金支持导向,为解决长期困扰老旧电梯改造的资金瓶颈提供了强有力的国家级资金支持渠道;引导高标准电梯更新改造,《通知》对于使用国债资金支持老旧电梯更新项目提出了严格的配置、材质、使用年限的要求,降低了价格恶性竞争的可能性,引导市场采用更安全的电梯产品,提升电梯质量安全性能;统筹安全性与经济性,在政策层面明确提出合理节约利旧的要求,对于安全性能满足要求、利用价值较高的部件能留尽留、能用尽用,既节约成本又缩短工期,降低了施工期间的安全隐患,极大的丰富了改造产品配置的多样性,最大程度的利用好国债资金,杜绝浪费;加强把关,《通知》强调了责任落实评估的重要性,要求依据标准规范进行科学评估,这将推动老旧电梯评估工作更加规范化和标准化,确保资金投向真正急需改造且符合支持条件的电梯,极大地推动了老旧电梯更新改造工作的落实和提质增效。
这份文件为申请国债资金支持的电梯更新项目设定了“更高标准”和“更优导向”。在曼隆蒂升电梯后市场总监黄文博看来,首先明确了资金支持的“资格线”,只有那些符合要求(如更高的安全标准、节能要求、技术先进性等)的项目,才有可能获得资金。其次引导了更新改造的“高标准”,将资金支持与更高的质量标准绑定,有力地引导各地在推进老旧电梯更新时,不再只是“凑合能用”,而是要采用技术更先进、安全更有保障、运行更节能环保的新一代电梯产品。
“市场监管总局以高于现行标准的要求,结合发生过的电梯安全事故,对厅轿门、导轨、悬挂系统、对重块、缓冲器等关键部件提高质量标准和检验标准,有助于提高住宅电梯的产品质量、使用安全性、产品寿命等,避免了市场无底线的以牺牲产品质量为代价的竞争。如现在的电梯轿门和轿厢面板的厚度大概在0.8mm-1.2mm,本次更新要求在1.5mm及以上,极大地增加了结构强度和耐久性。”西继迅达电梯更新改造部部长高起鹏说。
《通知》对老旧电梯更新改造形成了“标准锚定+资金导向”的双重影响。广日电梯相关负责人说,一方面,对国补更新电梯的检验要求更严,如超载运行试验需完成110%额定载重量下60次连续周期运行且无故障,从结果端倒逼更新电梯的质量提升;另一方面,通过政策引导资金流向合规项目,减少因标准模糊导致的项目延误,同时遏制低质低价的恶性竞争,保障更新改造工作有序开展。
除了技术标准升级之外,合理利用旧部件,允许保留导轨、轿架等质量合格的旧部件,但需制造单位现场勘测并留存评估证明,产权人不同意保留的需见证备案。东南电梯相关负责人说,此举可缩短工期30%以上,降低成本20%-40%。同时,检验程序严格化,电梯监督检验需对限速器-安全钳联动试验、曳引能力试验等关键项目全程音像记录,数据长期保存。新增8大类附加检验项目,包括层门材质、悬挂系统防护等;质量追溯机制,更新电梯需配置远程监测系统,数据实时上传至全国特种设备安全监管平台,实现全生命周期追溯;明确了主体责任,电梯制造单位承担质量主体责任,使用单位需同步配置电动自行车智能阻止系统,维保单位需规范作业流程。
西子电梯相关负责人说,这份《通知》对于正在进行或计划申报更新电梯的小区,它意味着安全底线更高了,从部件质量到验收检验,各个环节的严格要求共同织成了一张更密集的安全网;责任更清晰了,明确了从制造单位到使用单位、维保单位各方责任,特别是推动了电梯使用管理新模式的试点,有助于解决长期存在的管理责任模糊问题;更新效率有望提升,在严格验收的同时,实践表明,通过流程优化,更新电梯验收的效率可以大大提高,电梯能更快投入使用。
除了对电梯制造单位提出严格要求之外,国家博物馆预算财务处政府采购科高级工程师幸建廷说,对检验机构的责任也更明晰,要按照相关检验附加要求逐条核验,如悬挂装置寿命需不少于10年或者电梯驱动主机启动次数不少于200万次等。
影响主要体现在三大方面,通用电梯工程安装总监张欢欢认为,一是提升安全性能,如《通知》要求层门和轿门的地坎、轿厢护脚板采用金属材料,金属层门、轿门和轿壁的面板材料厚度有明确标准,对重块和轿厢配重不得使用非金属材质等,这些要求能有效提高电梯的安全性和耐用性,降低事故风险。二是规范改造流程:附加要求对电梯更新的制造资料、重要试验项目等作出规定,如要求提供更新零部件的配置说明、保留部件的清单及其符合设计要求的声明等,有助于规范改造流程,确保改造工作科学、有序进行。三是保障资金合理使用:如明确改造内容和标准,避免资金浪费,保障财政资金用到实处。需要注意的是,这些专项技术要求一定程度上也增加了改造成本,如载重630公斤以上的电梯主导轨型号不能低于T89,全部要用304不锈钢,对重导轨必须要t75等,导致电梯采购成本上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