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采购信息网(caigou2003.com)获悉,重庆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重庆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关于2022年全市电梯安全状况的通报》(以下简称《通报》),近五年来,重庆市共新增电梯10.9548万台,年均增长速度为12.3%。2022年该市共发生电梯事故1起,为乘客电梯事故,涉及1名乘客,被困超过2小时。其中,定期检验不合格电梯有299台;专项抽查中发现了4台门锁安全回路被短接的乘客电梯,较2021年的9台大幅下降;自动扶梯抽查发现不合格项512个;乘客电梯抽查发现不合格项547个等。
2022年重庆全市增加电梯18490台,电梯总量达249322台,其中在用233904台。在用电梯中,乘客电梯212005台、载货电梯1008台、自动扶梯/自动人行道19892台、其他类型电梯999台;使用年限达到或超过15年的有12167台。电梯数量位列前五的区县分别是:两江新区、渝北区、巴南区、九龙坡区、南岸区。该市全年加装电梯2197台,开展老旧住宅电梯安全评估3311台,更新改造老旧电梯510台,及时回应群众诉求。
重庆全市近五年电梯数量情况统计表
年份 | 电梯(台) | 数据来源 | 增长率,% |
2017 | 139774 | 年报 | 基数 |
2018 | 157481 | 年报 | 12.67 |
2019 | 178387 | 年报 | 13.28 |
2020 | 204435 | 年报 | 14.60 |
2021 | 230832 | 年报 | 12.91 |
2022 | 249322 | 年报 | 8.01 |
关于电梯定期检验和专项抽查情况,《通报》指出,电梯定期检验情况。重庆全市电梯检验合格率99.9%,定期检验不合格电梯有299台,按电梯公司维保电梯总台数计算不合格率,最高超过25%。电梯专项抽查情况。重庆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主要针对乘客电梯门锁装置、紧急报警装置和自动扶梯“三个间隙”等方面进行专项抽检,共抽查乘客电梯900台、自动扶梯400台,涉及42个区县,302家电梯维保单位,704家电梯使用单位。专项抽查中发现了4台门锁安全回路被短接的乘客电梯,较2021年的9台大幅下降,连续4年的专项抽查工作对违法违规行为形成一定震慑。乘客电梯抽查发现不合格项547个,乘客电梯门的紧急开锁装置损坏占不合格项的5.12%、闭合装置啮合深度不足7mm占不合格项的20.84%、层门电气安全装置接触不良或缺失占不合格项的2.19%、紧急报警装置和应急照明损坏占不合格项的14.07%。自动扶梯抽查发现不合格项512个,扶梯梳齿板梳齿与踏板面齿槽、梯级与梯级间隙超标占不合格项60.54%,梯级踏面齿缺损、梳齿板缺齿占不合格项的17.58%。
对此,重庆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提出2023年工作思路,按照《重庆市“安全乘梯守护行动”工作方案》要求,结合年度工作要点,开展电梯安全筑底行动,做好老旧住宅电梯安全评估,助力老旧电梯改造更新;加强智慧电梯建设,推动增设电梯科学管理;试点电梯全生命周期保险,全市电梯安全责任保险参保率超过80%;做好重点时段、重大活动电梯等特种设备安全保障工作。
(一)抓好电梯风险识别隐患排查治理。进一步做深做实电梯“双预防”安全机制,探索电梯风险分级与信息化平台相结合的风险辨识、评估、管控机制。结合电梯物联网数据,建立物联网自动监测、使用单位自查上报等多重安全治理模式。开展乘客电梯门锁及报警装置、自动扶梯“三个间隙”专项抽查。常态化开展电梯超期未检“飘红”信息处置,探索推进电梯保险+服务全生命周期保险试点。
(二)强化监督检查和执法力度。开展电梯生产企业“双随机、一公开”监督检查,加大对自我声明承诺换证企业的抽查力度。用好渝特安APP开展好常规监督检查。深化川渝两地电梯获证企业跨区交叉监督抽查。对区县局特种设备执法工作严格考核,强化监管和执法的衔接,强化执法“清零”和执法强度提升。将违法主体、法人和责任人纳入信用监管名单,大力实施联合惩戒。落实好特种设备安全举报和奖励制度。
(三)强化智慧服务和信用监管。加大“智慧电梯”场景应用,进一步提升以大数据为手段的智慧监管。加强96333电梯应急处置平台建设,探索从传统人工报警方式向智能报警方式转变,提高救援及时率和精准度。完善无纸化维保系统评价接入准则,全市电梯无纸化维保数量占比达85%以上。督促电梯生产企业100%完成年报。推动信用等级与风险隐患“双预防”体系相结合,按照协同管理工作机制,依法做好严重违法失信电梯名单列入、移出、公示和信用修复工作。
(四)完善电梯法规标准体系。做好《重庆市电梯安全管理办法》修订工作,指导解决增设电梯、智慧管理等新问题。发布既有住宅增设电梯使用管理与维护保养规则地方标准;制定“渝派品质电梯”团体标准,提高“渝派品质电梯”的市场知名度和竞争力。修订《重庆市特种设备事故应急预案》,不断加强我市电梯应急体系能力建设。
(五)齐抓共管构建社会共治。持续强化与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协会电梯专委会、电梯商会、大专院校和科研机构的合作,在宣传培训、引入保险机制、行业自律规范、隐患排查治理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协会常态化组织开展电梯维保单位星级评定。推动电梯企业自我声明采用标准、公开承诺服务质量。不断健全电梯专家团队,充分发挥广大民众对电梯安全监督的作用。开展电梯安全“五进”活动,加大“电梯安全周”宣传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