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40年 看迅达电梯如何在中国破茧成蝶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拉开了经济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序幕。随着《中外合资经营法》1979年颁布,中国迎来首批中外合资企业,以家族姓氏Schindler命名的迅达公司便是其中之一。
迅达公司从风景秀丽的瑞士卢塞恩来到中国,成立了中国第一家工业性合资企业,同时也是上海第一家合资企业--中国迅达电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迅达电梯”)。
瑞士迅达引入中国意义深远
计划经济时代中国有八家被建设部确定为定点生产电梯的厂家,包括上海电梯厂、北京电梯厂等。上海电梯厂70年代即能生产自动电梯、自动扶梯和自动人行道三大系列60多品种的产品,拥有雄厚的技术基础和生产潜力,在全国同行业属领先地位,然而依旧远低于国际先进水平。
当时的瑞士迅达公司,已是世界上第二大电梯公司,三十出头的乌力·希克(Uli Sigg)是这家公司的驻华代表,他促成了迅达电梯公司与中国组建合资企业。
图片说明:1980年,在北京成立中国第一家工业性合资企业中国迅达电梯有限公司。右起第三人为乌力·希克,中国当代艺术最大的收藏家、瑞士前驻华大使。乌力·希克1977年加入迅达并促成了此次合资,他也是2010年上海世博会瑞士馆总代表。
希克负责与中方在北京谈判。在推进合资项目期间,希克每次要乘坐18个小时的飞机才能到达北京,一次要在中国待上两三个星期。
图片说明:1980年3月19日,中国建筑机械总公司、瑞士迅达和香港怡和迅达三方在北京签署了合资企业协议
就这样,双方经过半年多的磨合,在1980年3月19日,中国机械行业第一家中外合资企业协议在北京签署。1980年7月4日,中国迅达电梯股份有限公司正式成立,中方占75%股份(以上海电梯厂和北京电梯厂的厂房、设备、库存折价投入),外方占25%(瑞士15%,香港迅达占10%),以现金入股。
从此,中国电梯行业也掀起了引进外资的热潮。更难能可贵的是,迅达电梯上海电梯厂在合资经营道路上所进行的有益而富有成效的探索,为以后众多的中外合资企业提供了很好地借鉴。
深耕中国市场三十多年
谈论起这段历史,迅达(中国)现任首席执行官施达毓(Daryoush Ziai)满是感慨。“当时创始人Schindler先生就有这样的眼光,他的企业家精神,让他意识到中国有一天将成为非常重要的市场,所以从很早开始迅达就在中国投资,看好这一重要市场的未来增长。”
在施达毓看来,中国改革开放尤其是城镇化、房地产的发展给迅达带来了极大的机遇。到本世纪初,中国不仅发展成为全球最大的电梯市场,而且形成了全球最强的电梯生产能力,名副其实地成为电梯领域的世界工厂和制造中心。
“今天,中国占据了全球新电梯和自动扶梯60%的消费市场。我们现在看到,中国出现了一股更新换代的潮流,很多建筑都在更新15到20年前安装的设备。另外,设备的维保、安全、品质变得越来越重要,由此也成就了迅达强劲的服务业业务。”施达毓补充说。
他介绍说,迅达公司1980年决定将中国作为公司商业中心之一后,中国成为了迅达的“第二星球”。在中国的基础设施项目,如机场、地铁线上,迅达表现的十分活跃。很多的迅达客户都将业务拓展到了东南亚、非洲等其他地方,参与“一带一路”建设。
回首过去近40年,正是得益于中国改革开放带来的思想解放,合资企业双方在相互磨合中摸索前进,不断调整经营决策,在中国开创了一项项令人瞩目的成就。
据了解,在2006年完成独资化后,2011年,迅达选择在中国投资建设上海嘉定园区,成为迅达中国总部加工厂,也是迅达中国在全球最大的生产基地及园区,原迅达电梯上海电梯厂部分拆除,成为迅达上海分公司。
无论是最初的中外合资企业还是如今的外商独资企业,迅达对于上海的城市建设都贡献了一份力量。1985年,迅达电梯生产了中国第一台微机控制的交流调速电梯,供上海延安饭店等单位使用;1988年,迅达电梯设计出中国第一台电脑控制直流高速电梯,安装在上海联合大厦等单位;1992年,迅达电梯上海厂研制出国内首台菱形观光电梯,安装在上海电子大厦;1998年,迅达亚太地区培训中心在上海成立;上海世博会场馆、上海北外滩白玉兰广场、外滩金融中心等,迅达的“身影”无处不在。
图片说明:中迅公司上海电梯厂的机器铭牌
作为瑞士企业在华投资的先行者,迅达电梯还在中瑞两国关系和经济合作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早在1986年11月,瑞士联邦委员会副主席兼外长皮埃尔·奥贝尔访华就专程参观迅达电梯公司所属的上海电梯厂,高度评价这家企业是中瑞两国“合作成功的范例”。
与中国结下一段不解情缘
作为公司的首席执行官,施达毓本人也跟中国有着不解之缘。他介绍说,虽然2006年第一次来到中国,但1971年的时候自己的父亲就来过这里,当时他还是个小男孩。
“1971年,我父亲带着一个代表团来到中国,他在中国待了十天,回去后跟我说了很多关于中国的事,还拍了一些照片。从此我对中国产生了极大的兴趣。”施达毓饶有兴致地讲述着他和中国的故事。
“这么多年之后,我才来到中国。真希望那个时候我就来过,记得我父亲当时拍的一张照片,向长安街一眼望去,是一片自行车的海洋,很少有汽车。今天的中国到处是汽车的海洋。很多改变真的让人难以置信!”
2006年,施达毓还没有加入迅达电梯公司,担任开利公司亚洲区域总经理的他,多次来中国出差,2010年,他被派遣到中国任职,从此便留在这里。2007年他还带着父母一起来过这里。“我再次从我父亲那里听到他1971年在上海人民广场、北京故宫博物院见到的场景,而我自己也将所见所闻与小时候见到的照片相比,真的是两个不同的世界。”施达毓笑着说。
他说,中国过去40年的发展,如果没有改革开放是很难做到的。在施达毓看来,随着气候变化,如今中国正将注意力从单纯注重经济增长上转移。就制造业来说,他指出,拓展更高端的科技、更高附加值的产品是中国企业的出路。“因为随着生活水平提高,成本也提高了,所以为了保持竞争力,必须有更好的质量、更先进的技术、更高的产品附加值,在这方面进行投资。从纯粹的基础设施、低附加值的制造业转变为高科技、更多研发、更加创新的制造业。”
图片说明:施达毓寄语中国改革开放
他特别写下对于中国深化改革开放的期待,称赞中国将持续成为全球增长的引擎,创新与科技的发展不仅惠及中国自身也将造福全世界。
本网拥有此文版权,若需转载或复制,请注明来源于政府采购信息网,标注作者,并保持文章的完整性。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网友评论